從2009年3月到現在,鋼材期貨上市不過兩年有余,但是省內部分鋼企已經摸索出一條期、現結合的經營道路,利用期貨市場成功套期保值。四川省川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***勁表示,我們參與期貨市場較早,期貨套保對穩定生產、鎖定利潤大有裨益。目前,川威集團產鋼鋼規模居我省前列。不過,巨大的產能也意味著較大的現貨價格風險。
隨著2009年鋼材期貨上市,楊能忠介紹,“鋼材期貨推出后,可以看到未來3到5個月,甚至1年時間的價格,便宜于企業提前安排生產計劃,減少了短期的盲目性”。此外,企業還可以根椐自身業務需求,參與套期保值。正在眾多鋼鐵企業為之一籌莫展時,川威集團卻成功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。
當螺紋鋼期貨價格跌至3600元/噸時,川威集團在低位買入螺紋鋼期貨,并在價格漲到4000元/噸附近時賣出,這樣一來,每噸可盈利約300元,總體盈利上千萬,原先現貨的虧損就這樣巧妙的抵消了。從這個案例里面可以看出,利用期貨市場可以管理價格風險,規避由于鋼材價格不利波動而產生的產生經營風險,形成有效的產品保值、原料保值、庫存保值一系列新型企業管理模式,增加企業競爭力。
川威集團的成功“試水”,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。四川省鋼材流通協會的幾家大型會員企業在期貨中介機構協助下,加快了相關嘗試。目前,國內期貨市場開始從“量的擴張”向“質的提升”過渡。
但是業內人士表示,目前在我省鋼鐵貿易行業內,對于期貨的認識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。因此,鋼鐵企業參與期貨市場,需要期貨中介機構改革引導。